2006-04-14

功利掛帥 集體記憶橫遭抹滅

2006.03.23  中國時報
功利掛帥 集體記憶橫遭抹滅
陳俊雄

新版的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雖已實施,但從樂生療養院存廢爭議,到三峽農會舊大樓遭到拆除殆盡,可以看到文資法未能在第一時間發揮效用,徒讓保存歷史建築之議,形同具文。

近年來,幾已成為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爭論焦點的樂生療養院,雖然現已列為「暫定古蹟」並由台北縣政府審議中,但因捷運新莊線施工到了無可挽回地步。樂生療養院命運,其實早在10多年前捷運開工時即已決定。

搶救樂生院目標雖可能未如預期,仍可視為是繼卑南、十三行遺址搶救考古後,國內文化資產保存的一大里程碑。只不過,雖然新版文資法實施,但由於國人尚未建 立完整文化資產保存觀念,不單在公部門窒礙難行,在私人財產保存上,更是薄弱得令人難以置信。

最近遭拆的三峽舊農會大樓,拆除改建理由是屋齡過久不敷使用、漏水;前年遭拆的鶯歌謙記商行,則是起於產權糾紛。儘管理由各不同,但相同的是,地方人士都試圖搶救這兩棟歷史建築,卻都因「法不入家門」而功虧一簣。

不少人都認為,區區70年的建築,根本就不能算是「古蹟」,但看看現存的安平古堡、紅毛城等一級古蹟,如果沒有度過最初的70年,哪裡能安然保存到後面的幾百年、甚至是幾千年?

老建築可以演繹出無可取代的新生命,而不少老建築之美,更是新式鋼筋水泥、玻璃帷幕建築所難以取 代。為了小利而將老建築拆毀,不單抹滅了民眾集體記憶,也暴露出以功利掛帥卻缺乏人文素養的台灣社會,才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最大殺手。

沒有留言: